北海市财政局:金融促发展“活水“润民生

 

2024-11-01

北海市财政局:金融促发展“活水“润民生

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。李君光/摄


核心阅读

1984年,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。40年来,北海市财政局积极推动北海市辖区内金融机构与政府间的合作,探索新模式,始终当好财政资金"守门人”,为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,北海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壮大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加强、金融创新发展不断突破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、金融活力持续迸发,北海市金融业呈现健康发展、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。

1984年,北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.5亿元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.26亿元。

截至2023年末,北海共有银行保险机构45家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03.5亿元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49.8亿元。

1 助力服务实体经济向好发展

2016年12月,北海市政府出资设立北海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,结束了北海没有市属融资担保机构的历史,为创业者带来雨露甘霖。截至今年9月,该公司累计为5107户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,助推担保客户累计实现营收约330亿元,纳税约4亿元,带动就业人员约3.8万人次,累计减免担保费、承担资产评估费超3200万元,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、"三农”融资难题。

2 打造金融资源集聚区

2019年,北海市通过完善招商服务机制、精准招商等系列措施打造现代金融集聚区,一个集金融科技、资产交易、金融研究等为一体的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应时而生,并于2023年成功获批广西生产性服务集聚示范区一金融服务集聚示范区,成为广西首批、北海首个生产性金融服务业集聚示范区。

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北海打造了一个全新产业生态。截至今年9月,北海红树林现代金融产业城累计引进企业1067家,实现营收556亿元,税收37.7亿元,培育规模以上企业78家

3 强化外贸企业金融供给

北海市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平台在融资场景应用、规避重复融资、保障融资背景真实性等方面的优势,强化外贸企业金融供给,助力企业产品“走出去”。2021年5月,成功为企业在区块链平台办理了全区首笔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。2023年9月,成功落地全区首批“港航融“场景融资业务,实现了“综合金融+智汇物流”的对接联动,为外贸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海运物流融资渠道。

4 加快金融平台载体建设2020年,北海市获评自治区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创建城市,吸引各大保险机构及项目纷纷落户北海。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广西分社成为北海首家保险公司区域总部;全国首个珍珠贝养殖风力指数保险业务、全区首笔金鲳鱼养殖风力指数保险业务、全区首笔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、

广西首批巨灾指数保险业务先后落地。建成全区首个政府与保险机构合作的水产技术实验室;推出首单防贫保综合保险业务、首单对虾风力指数+价格指数保险、首单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业务;推出首个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“北海惠民保”,覆盖率排全区前列。

5 金融司法取得新突破

2020年4月,北海市成立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,成为全区首批互联网金融巡回法庭。2023年5月,北海市多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成立,2024年1-9月共受理金融类诉前调解案件8126

件,成功调解案件6982件,调解成功率达85.92%。40年,一步一脚印,北海市金融业走出了领市场之先,立发展潮头的康庄道路。今天,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,北海市金融人将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,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,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,一路向前,为加快建成品质北海、魅力北海,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金融力量。

文字由北海市财政局提供)